推動僑務公眾外交建議案

案由: 建議僑務委員會善用海外僑胞力量,推動僑務公眾外交,支持台灣永續發展。   

建議案綜合說明:   
  1. 隨著全球化時代來臨,國際局勢、美中台關係與兩岸關係亦展開新頁,僑務委員會需要全力彙集以往的知識經驗,盤整布局,並結合僑學界的人脈與專業,建構具備前瞻性的僑務公眾外交,以締造僑務新猷。公眾外交近年來已經成為外交領域的新潮流,透過全球僑務網絡匯聚僑胞力量,並藉由理念認同鞏固僑心及凝聚友我力量,建立有機連結,進而推動僑務公眾外交,共創國家發展。  
  2. 僑務公眾外交無顏色、黨派之分,在共同追求台灣永續發展的大前提下,海外僑團應屏除黨派成見、不分新舊,大家共享資源、相互合作,推動僑務公眾外交。本建議案建議僑務委員會善用海外僑胞的綜合力量,藉以凝聚共識,來推動僑務公眾外交,為台灣爭取海外力量,爭取更多美國朝野支持,提升我國的國家利益,進而支持台灣永續發展。    
辦法:   
  1. 鼓勵僑胞(或以僑務榮譽職人員為主)在該僑區成立「僑務公眾外交行動委員會」,透過「台灣書院」、「經貿互動」、「城市外交」、「學術外交」、「智庫外交」、「輿論外交」、「體育外交」等方式適時適地為台灣發聲。  
  2. 鼓勵各僑居地僑胞擴大參與主流社會舉辦的各類活動,鼓勵僑團加強與主流社會官方或民間組織聯合共同舉辦活動,並加強與主流社會及友我組織間的互動與聯繫,以推動僑務公眾外交,支持台灣永續發展。 
  3. 邀請僑界青年朋友參與僑務公眾外交,包括:僑青公共參與發展趨勢與挑戰、僑青國際參與平台與機會、僑青志願服務推動與實務。鼓勵對公共參與有興趣的青年朋友加入活動行列,一起和主流社會青年交朋友、積極宣揚台灣的軟實力,促進僑界與美國主流社會的結合。      
*****************************

建議案補充詳細說明:   

開展僑務公眾外交的背景和重要意義   

「公眾外交」起源於軟性或柔性國力(soft or attractive power)的說法,而柔性國力一詞系由哈佛大學教授奈依(Joseph Nye)於1980年代末期所提出。公眾外交最有效的方法是進行面對面的溝通與直接對話,也就是說,公眾外交就是人際關係的建立與增進,它是一種長期的、持續的與有效的非傳統外交作為。   

在有邦交國可以使用傳統外交,來解決兩國之間的問題,但在目前台灣所面臨外交情況,可運用軟性外交,透過非軍事及非經濟方法,來達到闡述政府政策、理念及作法的目標。其核心價值為理念戰爭之推動,相對孫子兵法所謂「攻心為上」,如何贏得人心,是最重要的,要贏得人心其最主要能進行面對面的溝通(face to face communication)與直接對話(direct dialogue)。   

公眾外交是近年來國際間熱門的議題,911事件之後,美國痛定思痛,發現和伊斯蘭世界的問題,靠傳統外交和軍事手段只會治絲益棼,必須用公眾外交才能從根解決。公眾外交是一個很廣泛的概念,強調的是用軟性的手法,爭取對方人民和社會的支持。1979年美國和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斷交,我國政府痛定思痛,開始發動全方位對美公眾外交。這是一種鄉村包圍城市的戰略,透過美國的民意來影響美國政府的對台政策。推動台美外交需要對美國的公眾外交下工夫,才能開拓台灣對美關係的空間和籌碼。 

公眾外交有著多層意涵,第一層次的公眾外交是要傳遞訊息,包含日常溝通和針對特定議題的戰略溝通,由互動式的雙向溝通,包括傾聽與對話,增進彼此了解;第二個層次的公眾外交則是希望透過對話、接觸和溝通塑造正面與正確的國際形象,最後則是以此為基礎,建立僑居國主流社會的支持,是故,對台灣而言,公眾外交無疑是推動台灣向國際社會邁進的機會。   

海外僑胞開展僑務公共外交的優勢   

遍佈世界各地的海外僑胞兼通中外文化,具備融通中外的傳播優勢。海外僑胞的天然優勢,使我們能從具台灣特色的中華文化中選取易於被僑居地朝野人士所接受的內容,選擇我們熟悉的方式和途徑,同時以當事人自己的角色開展僑務公眾外交。這使我們所傳播的資訊更有說服力和感染力。

世界各國都高度重視發揮僑民在公眾外交中的作用。以以色列為例,以色列以海外猶太人為依託開展公眾外交,在美國尤其成功。海外猶太人旗幟鮮明反對任何形式的反猶太主義,支援以色列,反覆進行大屠殺教育並追查納粹行為。美國每年為以色列提供30億美元的援助,對聯合國和安理會任何不利於以色列的決議草案堅持投反對票。     

僑務公眾外交就是通過僑務渠道開展的公眾外交。海外僑胞既是僑務公眾外交的受體,又是主體。僑務公眾外交在影響海外僑胞的同時,又通過海外僑胞的媒介作用,向僑居地政府和民眾傳達和介紹台灣進步的國情、價值觀念、與國家政策等資訊,以消除誤解,增進了解、促進合作,從而維護和實現國家的根本利益。       

海外僑胞素來重視血濃于水,具有展示台灣鄉土正面形象的情結,而台灣發展又為海外僑胞帶來新的歷史機遇。引導僑居地人民和政府認識和了解台灣、支援台灣的對外友好政策,幫助台灣創造良好的海內外發展環境,對台灣和海外僑胞來說是一舉兩得的好事,對海外僑胞和台灣都能實現雙贏。      

世界各國國情、價值觀念和風俗習慣千差萬別,僑務公眾外交的思路不能千篇一律。要找到一條符合台灣國情和其他國家國情的僑務公眾外交思路,必須知己知彼,深入了解僑居地國情,研究僑居地的歷史、文化、習俗。了解僑居地本身遠遠重要于了解雙邊關係。因此海外僑胞必須知己知彼,深入了解僑居地國情,研究僑居地的歷史、文化、習俗。做好僑居地國會、媒體和智庫的工作。通過僑務公眾外交,去影響那些能夠影響僑居地社會的人。   

僑務公眾外交是僑務工作一項新課題,蘊含僑務宣傳、華文教育、僑界聯誼、權益保障等許多基礎性工作,對於有效提升台灣國際形象、增強軟實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開展僑務公眾外交應關注的問題   

公眾外交有很多種表現形式,經貿往來、文化交流、體育旅遊等都是公眾外交的一部分。但是無論哪國的公眾外交在本質上都是相同的,即:贏得信任、友善、支持。僑務委員會應更多地鼓勵、扶持、資助僑界力量去挖掘台美公眾外交的好題材、好故事、好方法,甚至鼓勵僑界人士從事這項工作。長期以來,在中國外交打壓與封鎖下,台灣對美外交處境艱難,甚至在國際組織的參與上,也經常因為中國的杯葛而遭拒於門外。所以我們要發展出獨特的「僑務公眾外交」。   

僑務公眾外交所依靠的正是台灣這幾年來所引以為傲的經濟、自由、民主、多元文化等軟性國力的發揮,而這是「公眾外交」背後「軟實力」的運用。僑務公眾外交有兩大特點:一是僑界性,立足於僑界各個層面的廣泛交往。二是柔性,它不是建立在經濟、軍事實力基礎上的,而是通過文化交流等柔性的軟實力方式進行的。因此,僑務公眾外交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顯得重要。   

整合僑界資源及僑社力量推動僑務公眾外交,最重要就是要和僑居地主流社會人士做朋友,我們從累積的互動經驗中體會到文化、教育、體育和音樂是沒有種族及語言藩籬的,也是最容易突破隔閡進而建立互敬互利關係的最大公約數。我們與當地政要建立友誼是長期不斷累積的過程,所謂長期累積的關係包括除了在當地不遺餘力地支持地方政要之外,也可邀請台灣專業人士到僑居地主流社會進行文化交流。   

如何善用海外僑胞力量,全面推動僑務公眾外交?公共外交的概念幾年前就曾在僑務委員會議中提出,但通過僑界推動台美友好的僑務公眾外交,最好的範例就是「全美台聯草根外交委員會」。全美台灣同鄉聯誼會為推動僑務公眾外交,今年二月至四月,陸續舉辦了華府論壇、金山論壇、全美分會視訊連線支持「東海和平倡議」、以及慶祝蛇年農曆春節等系列活動。全美台聯會為了落實該會宗旨,特別於今年二月在華府和美國傳統基金會合辦「華府論壇」,以「界定並提振台美關係」為主題,邀請多位華府亞太政經學者專家共同關注台美關係未來的發展。此外,全美台聯會也實際在主流社會中舉辦大型文化民俗表演活動,致力推動公眾外交。該會今年再次舉辦慶祝蛇年春節系列活動,吸引了大約四萬人次來參加。這一系列盛大的活動,不但增加了台灣的能見度、弘揚中華文化,也積極宣揚台灣的軟實力,還促進了僑界與美國主流社會的結合。   

推動僑務公眾外交的成功要素   

由於美國執全球政經牛耳,對我國安全發展攸關,又是開放的民主社會,推動公眾外交應先從美國做起。同時累積經驗,拓展橫向聯繫,漸次向其他重要國家發展。我想在美國推動僑務公眾外交要想獲得成功有幾個要素:  
  1.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凡是有機會與美國朝野人士交往的僑胞都要有一種公眾外交的自覺。表達僑務公眾外交就是表達每個人自己真實的台灣故事就可以了。尤其是國會公眾外交的發展必能使美國朝野更加清楚的認識台灣,更加信任台灣,能夠幫助克服對台灣有偏見的見解,台灣將有更多的朋友。推動僑務公眾外交的成功要點在於「如何傾聽、如何對話、如何交往」,希望每一位海外僑胞為國會公眾外交的發展從自己的領域多做貢獻。     
  2. 其次,推動僑務公眾外交就是要做好僑居地國會、媒體和智庫的工作。僑務公眾外交就是透過參與智庫研討會及聽證會,影響政府決策。如美國國會有立法、監督、公眾教育、調解衝突等眾多權力,這些職責對行政當局構成有力制衡。不少國家就以美國國會為重點開展遊說。現在各國媒體作用日益增大。無論是國家大事,還是街邊花邊新聞,都可以深刻影響僑居地民眾的價值判斷。做好媒體工作,對僑務公眾外交可以起到放大器的作用。僑居地智庫,尤其是研究兩岸問題的智庫經常為政府起草政策報告,發表各種研究報告,影響著僑居地政府、議會和企業界對台灣與中國大陸的看法。因此我們要加強與他們的聯繫。     
  3. 第三,推動僑務公眾外交是在公眾外交中充分運用文化的力量。公眾外交的理想結果是通過文化渠道讓主流社會的人士潛移默化地接受價值取向,又感到是自主決定。美國好萊塢電影大片,甚至麥當勞、可口可樂等快餐文化,就對其他國家的年輕人產生較大影響。在僑務公眾外交中善用中華文化元素去吸引和影響主流社會,使其覺得具台灣特色的中華文化可親可愛,富有哲理,從而達到人與人的可親可愛。       
  4. 最後,推動僑務公眾外交是認真探索僑務公眾外交的機制、途徑和方式方法。要注重在文化交流、對外宣傳、中華文化傳承等領域,融入公眾外交的理念和實踐,推進僑務公眾外交的系統性與規範性建設。僑務委員會要支援和引導重要僑團、台灣鄉親、智庫專家開展公眾外交,客觀、真實地講述台灣之光故事,闡釋台灣特色道路前景。鼓勵海外華文媒體整合力量,擴大對主流社會的影響,主動參與僑胞住在國文化交流活動,推動和諧僑社建設,促成團結和諧的族群形象。    
結論   

我國由於國際處境特殊,傳統官式外交因中國大陸的封鎖打壓,受到極大限制。因此,政府更須借助僑界力量,推動多元廣泛非傳統的公眾外交,以增進國際社會對台灣的瞭解與支持。公眾外交的成功推動,必需依靠海內外各界齊心協力,政府與僑學界配合,海外僑胞與國內及外館之合作。僑務公眾外交可協助台灣非政府組織的用心,而不影響「一個中國」政策。因此全美各地僑團領袖與僑居地鄉親要能過透過各領域之交流互動,進行全方位僑務公眾外交,增進美國朝野對我國之瞭解與認識。因此建議僑務委員會要善用海外僑胞力量,更要鼓勵每一位關心台灣的僑胞要繼續累積友我力量,擴大與美國朝野的溝通對話,達到資訊與理念的雙向交流,爭取更多美國朝野支持,提升我國的國家利益,進而協助政府拓展對外關係及促進國家永續發展。